随州大洪山网讯(孙中文)大洪山慈恩寺的师傅们在长岗镇街边发放腊八粥,筹集善款捐给福利院。成天只知道玩的我这才意识到马上就要过年了。手捧香甜温暖的腊八粥,那股久久酝酿的年的味道渐渐占据了我的脑海。
“你这个娃子天天问还有几天就过年,真是‘大人望种田,小娃子望过年’。”是啊,出生于物质稀缺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过年的味道已深深刻进记忆之中。
分鱼。大集体每年腊月都会选择本生产队某一口堰塘,用网捕鱼按总人口数平分。扒鱼(用拖网拖)那天整个生产队大人小孩齐聚鱼塘周围,大人们还在鱼塘边生火取暖。网起来的鱼足比六七岁的小孩子还长。这口堰塘里放进去的鱼苗,已经六、七年没捕捞过了,难怪长这么大!这是我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鱼!公家网捕过之后队长宣布“现在谁捉到的鱼就归私人!”于是,放过水的鱼塘里热闹起来:大人会捉鱼的都下到堰塘摸鱼,有的徒手摸,有的用鱼网网。淤泥最深处及大人的腰部,小孩子是不许下去摸的。很多鱼钻进了淤泥中没被网起来,但是最后被人海战术摸出来了。人们那种开心,五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历历在目。
忙年。腊月二十几里,用长柄手推石磨磨黄豆,打豆腐。小孩子推不动磨,帮忙一勺一勺地往石磨上面小圆孔里倒入放水泡过的黄豆,往柴火灶里放柴,大人起好豆油帮忙拿去插到木架上晾干,还是可以做到的。只有干了活,大人才会赏一小碗加糖的豆腐脑喝。本土黄豆豆腐脑的味道儿,如今已难觅踪影了。杀年猪,可不是年年都有的。那时候先交了统购猪,交了税费(当年叫做“扯税票”)才可以杀年猪。最苦的年份,喂半年到年底才长到三十多斤,也不得不狠心把它杀了,不然,下一年将与猪肉、猪油绝缘。碰到农作物收成不好无粮食喂猪的年份,过年便无猪可杀,只能割几斤肉过个年,平时,一年到头连猪油都沾不到边,连猪肉长什么样都忘记了。父亲常说起某一年交统购猪的辛酸,说完还数度哽咽:把猪赶往十二里之外的新阳店食品所交,两次都距120差一斤,怎么说好话都不行,只好又赶回家继续喂。第三次把猪从没吃过的稀饭(人都舍不得吃)、青菜挑着,到新阳店过了河(距食品所三四里之远)才喂给猪猪吃,才免强够斤数。在往回走的路上,父亲想到可怜的猪猪在长达12里的路上(有一半山路泥土路一半是沙石铺的公路)来回走五趟,不禁走了一路流了一路泪……为猪生,也为人生。
熬制麦芽糖。每年,父母都要挖葛根制成葛粉,替代粮食充饥,黄荊叶子饭、萝卜菜饭、红薯稀饭,我小时候都吃过。最难吃的是胡萝卜缨子饭或稀饭。那年月,总感到吃不饱,饿得慌。熬糖用的米,都是平时狠心省下来的。看着锅里的“水”在长木片的翻动中逐渐冒泡泡逐渐变稠,看着咖啡色的糖稍冷却后在木桩上反复拉扯变成白色,完全冷却后变硬变脆。麦芽糖粘米子、高粱(玉米)花子,属于自制的高档美食,正月拿出来招待客人很上档次,也显待客的诚意。
打糍粑。糯米先上圆形木桶蒸熟,倒在水桶里,用干净结实的木棒拽压、挑起、再按压,直到将米粒完全捣烂,捞起趁热在撒了碎米面的簸箕里揉压成扁平状,待其冷却后切成厚薄均匀的块状,蒸、炸、烤、煮、煎,均可。煎熟后趁热撒点白砂糖,时间放长一点儿就粘在一起扯不开了。
制作炒货。在做饭用的铁锅中先把细砂炒热,再把糯米阴干后的阴米抓一小把放到锅里炒,不一会儿,米变白了就连同细砂一起盛在细网眼筛子里抖动筛下细砂,分离出米花子,用作正月待客泡米子茶用。花生、煮过晒干的玉米粒、蚕豆、豌豆,都可以炒。我那时负责在灶后着柴火。不过,更喜欢看那些走村串户用小钢锅炒炒货的人的操作:擦拭钢锅内壁,内壁涂油,倒入将要炒的物品,拧紧盖子,放到铁架子上,升火,摇动钢锅使之转动受热,几分钟后看压力表,然后取下钢锅,用铁钩子扳开钢锅一端,“嘭"的一声响,爆米花出锅,在连接钢锅的长布袋中冲出去三四米远,热气腾腾。解开袋口倒出来白花花圆鼓鼓的玉米花。花生、蚕豆、豌豆、红薯片子,都可以炒。一个塆子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炒一点儿。收费按炒了多少锅论,每锅0.05元,拿不出钱的,可以给米,给豆子抵作手工钱。炒谁家的,谁家提供柴火。小孩子忙着抱柴,围着看。先炒的人家都会分享一些给别人家的小孩子吃的,邻里之间关系都很和睦。他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隔壁连神。”
腊月二十四称之过小年。打扬尘,用长竹竿一端绑几根竹枝,每间屋都扫到。
年前几天父亲常常被人请去写对联,也有人拿着红纸来我家请求帮忙写对联的。父亲有一本年历书,书后印有许多对联。父亲让来客自己从书上挑选中意的联句,我帮忙牵纸。知道了怎样折叠预留字数与上方空白,怎样将一叠正方块对角线对折以确定字的中心点。我的邻居有一年叫他姐夫帮忙写对联,写的是:“有鱼肉不吃豆腐,有米饭另加面馍”,他老丈人一看生气了,说:“老子连稀饭都喝不上,你不尽在眼我!”一时传为笑谈。
送灶王爷。腊月二十三晚上,装一碗米,插三根香点燃,放在灶门口板凳上,从灶膛里夹一块燃烧着的木柴,往厨房外空地上走,放在地上。口中念到:“请灶王爷上天,多说人间的苦,多说人的好话,来年赏给个好年成哈”。这是一种朴素的观念,期盼风调雨顺,老百姓能吃饱肚子。
小孩子越是接近年关,越是玩得放肆,追逐啊躲猫猫啊,难免会这个哭,那个伤。那时每家每户都是养五六个孩子,很热闹。但孩子的哭声常常会招来大人的惩罚:按在地上脱了裤子用条子抽、揪耳朵、用手指关节敲头、揪脸拧、赶到地上下跪、面壁……有一年三十,我从神柜中找出一对铜合叶,一碰就响,觉得很有趣,就一手拿一只对碰着玩。不一会遭罪了,到正午坐席时屁股不敢挨椅子。原来,那闯祸的合叶是道士做法事的法器,年三十动它大人认为不吉利。可能那时因无钱给祖父治疗只能忍痛把他从洪山医院接回家卧床,加之家大囗阔衣食艰难困苦之情平时压抑着,一遇到爆燃点就爆了。我现在终于理解了父亲暴脾气的原因。
有一年吃罢团年饭我去大门外面准备找同一个塆子的小伙伴们玩,猛然发现门口站着一对衣衫破烂冻得直打哆嗦的母女,笫一次见到这样的事,马上转身告诉父母。大人说不能称呼他们为“叫化子”,或许他们遭了天灾人祸,要可怜(同情)人家。母亲盛了两碗米饭,夹了很多菜,还有鱼块和蒸肉,递给她们。又盛了一碗米送给她们。她们连连称谢:“多谢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接福。你们好人有好报啊!菩萨保佑你们啊!”我那时想不明白:她们的家在哪里?这么冷的天,晚上住哪里?会不会冻死啊?
有好几年吃罢团年饭必看的一个“节目”上演了:住在我老家河对面相距一里左右名叫莲花大堰的塆子里的男青年,只穿一条短裤下堰洗冷水澡,这还不算神奇的,竟然还能徒手摸鱼往堰边打谷场扔!这个莲花大堰,据老一辈讲,曾平白无故盛开过朵朵莲花,江湖术士路过说此地以后会出人才。从恢复高考以来,以莲花堰为中心半径3公里范围内,陆续出了30多名大学生,博士硕士好几位,有在卫生部仼职的,有在联合国任职的,有在美国大学教书的……绝大多数人才在国内各行各业工作。这倒不是什么江湖术士能未卜先知,而是得益于党的政策英明和各级政府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
守岁。通常在泥土地面靠一面土垒的墙边烧柴烤火,顶棚上挂猪肉、香肠烟熏。年三十晚上抬一大树兜烧。说什么“今年烧个大兜子,明年杀个大猪子。”守岁时,大人会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行善积德得福报、孝敬父母之类的题材。小孩子哈欠连天的时候,趁着火力旺屋里暖和,给小孩子们洗澡,换上新衣服。那时候能做到每个孩子添一件新衣服(见个新),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小时候穿过对襟长布衫呢。有时候,父母还端出点食品一家人吃。叮嘱初一拜年要守的规矩讲的礼仪。
小时候拜年,初一拜祖父母、父母时,都必须下跪磕头的。拜长辈也要磕头行礼。所得礼物各式各样:花生、蚕豆、豌豆、米子糖果子、高粱花子糖果子、糖果、饼干、红枣、顾嘴(学名荸荠)、油炸散子(面点)……我最喜欢的是包装像火柴盒那么大的鞭炮,大雷炮拿出来炫耀无数次,舍不得放,总要留到正月十五晚上才放。有一年到舅舅家拜年玩鞭炮把右手大拇指炸得皮开肉绽——心慌,扔晚了。那可是我舅舅心疼我专门留的“庆九大”的鞭炮呢。
看碗。可不是看到碗里的意思。那个实行布票、粮票、肉票、煤油票、糖票的年代,物质极度缺乏。正月间招待客人,饭桌上有两样菜大人之间心照不宣,无论主人怎样请,都自觉不去触碰的,一是鱼,二是菱角肉,鱼是一半鱼头铺着,底下垫干菜,菱角肉也是面上一层码得整齐,底下垫干菜,几乎从没人破例,称之为“看碗”,只看不能动,因为大家都穷呗。主人再三请之后才夹一点垫底的干菜,大家都顾面子。
泡米子茶。正月间走亲戚,最盛情的就是给客人泡一碗米子茶:取炒好的米子一小把,加一勺白糖,每个碗里放一把汤勺,用托盘端到客厅,现场用火堆上烧开了的水壶冲泡,从外到内,慢慢倒水,待米子鼓起即可。吃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急躁,用勺子从碗的边沿往里收,使干米子泡涨,边吃边谈。再冷的天,一碗米子茶下肚,浑身发热。
那时候正月间走亲戚都是拎一斤糖或一瓶桔子罐头。由于路远,从大舅妈家依次一二三四五转到五舅妈家,坏菜了——包装白糖的纸袋子破了,糖都跑到黄挎包里了。我只好如实相告,把挎包里的糖一点点倒出来,舅妈找来空的包装纸袋,重新包装,差不多就是原来那么多。分田到户以后,物质逐渐丰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走出大山到外面读书参加工作了。从1980年开始流行春节期间玩船(彩莲船),挨家挨户地到门前打谷场上表演,那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不断,人间欢乐。老家年年都能杀个三四百斤重的年猪,最大的一头五百多斤。每年春节待客,桌面上菜都放不下,肉食也很丰富,看碗,早就成为历史了。走亲戚所带的礼物也越来越多样化了。发展到如今,平辈之间都相亙约定不带礼物了。口罩期间流行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视频拜年,近几年时兴几家合订在酒店过年,国内外旅行过年。近几年外地客人纷纷到大洪山寻找年味,景区酒店预定爆满。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对年味的记忆自然就不同。上世纪六十年代,邻近乡镇一户人家用平时省下来的大米煮了一锅白米饭,几个孩子兴奋地问:“妈妈,是不是今朝过年啊?”,这个故事说明只有不断地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年味,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层面的,它既包含人间烟火气,又包含人间亲情,习俗只是一个载体,文化传承才是内核。要说年味是什么,可能是家人欢聚的温暖,小孩子穿上久盼的新衣的蹦跳,是年三十对祖先的敬酒,是初一对父母的跪拜,是守岁之夜跳动的火苗,是转钟时震耳的鞭炮与万家灯火……
手捧滚烫的腊八粥,竟然怀念起那冒着热气的米子茶,还有那渐行惭远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