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洪山洪山坪村三大溶洞
2024-04-12 12:56:08   来源:    点击:

在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科斯特地貌造就了众多的奇幻的溶洞群。在大洪山核心景区,已开发的俩王洞和筱泉洞,早已为众人所知,并成为游客的打卡旅游地。此外,在位于景区长岗镇洪山坪村,还有三座深不可测的大溶洞,分别是仙人洞、双门洞和黄岩洞,这三座大溶洞除了仙人洞享誉荆楚以外,其他两座山洞却鲜为认知。今天,就带大家一同走进这三大溶洞,近距离体验、感受其魅力。

  走进仙人洞

仙人洞位于大洪山风景区长岗镇洪山坪村的“上坪”,离这个村新修的旅游公路大约三百米左右,一座大山如同刀削斧砍的悬崖底部,高数米,宽十余米。

仙人洞是到目前为止随州地区最大的山仙人洞,没有之一,从洞口向内延伸两三百米,都是二三十米宽,十余米高,仅前洞就能容纳近千人。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作为战备所在地,曾经驻过军。

目前,仙人洞的前洞除了洞门,里面还有一些现代设施,如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大舞台,舞台前能容纳近千人,上了舞台左转,你会感觉到一片空旷,几间青砖房子建在洞的左侧,再往前走,当年解放军修建的高宽约两米,长约四米的水池还在接着洞顶渗下来的水,叮咚叮咚响个不停。继续往前走,发现有一溜铁栏杆,铁栏杆的下面靠近洞壁地方就是洞里的地下河,河水清激见底。

大约前行约五六百米的样子,发现有一座小铁桥,据说这也是当年解放军所建,过了这座桥,山洞就突然变得窄了,而且到处都是洞口,让你分不清哪是主洞,哪是分支,这些洞蛇继曲折,有的直进,有的上爬,有的下坎,有的深邃,有的浅露,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据当地老人介绍,在部队没有进驻之前,山洞里到处都是钟乳石,奇形怪状五花八门,那个时候山洞也没有这么平坦,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石头。可露的是,在那些小洞里还能看见各种钟乳石。

   探秘双门洞

车顺着洪山坪村新修的旅游公路沿着山冲自北向南蜿蜒而行,过了洪山坪水库大坝,在洪山坪水库的东南角一个不易察觉的山劫里,就是双门洞所在地了。

首先发现的是一座直径不下20米的圆形大洞口,洞口的上方是一个高约两米左右的“桥”,这个高大宏伟、自然形成的大穿洞,就是双门洞的外洞口了。

走进洞门,只见地上各种形状的石头或站或卧,布满整个通道。我们小心翼翼地采取攀、爬、跳、行等多种方式一路前行,大约走了二十多米,顺着这条石头路向前望去,又一座高约五米左右、门口有铁栅栏的洞门,这就是双门洞的内洞门了。

进得洞来,山洞变得开阔起来,整座山洞在可见范围内并不像洞口一样上三角下四方,而是成圆形,如同一条圆形通道一般,高度在三到五米之间。

走了二十多米的样子,山洞突然向右来了个急转弯,抬头望去,只见那些奇形怪状的钟乳石铺满我们的头顶的洞壁上,这些钟乳石或大或小、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有的似山峰,有的像沟垫,这些钟乳石在手机微弱的灯光下七彩斑娴,仿佛走进个童话世界。

再往前走,如同走在河沙滩上一般轻松和柔软,蹲下身来用手摸了一下,全部是柔软而细小的砂子,还有砂层上面薄薄的一层枯树叶。原来,双门洞还有一个洞口直通山的另一边,遇到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带着这些树叶顺洞而下,一些来不及飘走的枯树叶就留在了洞里。

往前走了大约三百米的样子,只见洞的正中一块长约三四米,高约五十厘米的白色石头,石头的周围都是一些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小水坑,水坑里面装满了清澈见底的泉水——这些水都是从洞顶渗漏下来的,而这些小水坑就是这些水滴的杰作。

整座双门洞几乎没有发现洞内洞,即或是有洞内洞,但那些洞都不是很深,它们或依偎在洞壁,或深藏在山洞通道的下方,或高悬在洞顶钟乳石中,而洞的形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忽宽忽窄、忽高忽矮、忽圆忽方、忽直忽弯、忽平坦忽陡峭。

大约走了几百米的样子,前面突然变得低矮起来,需要匍匐着才能前进,在左前方有一个仅能容一个人通过的洞口,洞口能感觉到风呼呼地吹,把头探进洞内,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还有许多地方要去探访,于是不得不放弃了探秘全洞的想法,开始后撤,后撤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停留,整整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时间。

   神秘莫测黄岩洞

黄岩洞,位于双门洞的左后方约500米左右一个半山腰里,是一个天然的大溶洞,也是洪山坪村三大天然溶洞之一。

沿着山冲行走大约五百米。攀上一个陡坡之后,就会发现一个宽十五米左右,深达近二十米的大坑,向下面探望,大坑的左边,有一个高十六七米,宽约十米的洞口,洞口里面黑毁泼的。这,就是黄岩洞了。

下到洞内,洞内漆黑一片,进洞口以后,洞里面比洞口要高出十多米,最高处应该不低于30米,而且在高处的洞壁上,散布着不少的小洞口,这些洞口大多隐藏在钟乳石的后面。

相比仙人洞和双门洞,黄岩洞是最不平坦的一座山洞了,刚进洞不久就开始“爬山”,绕过一个直径1.2米左右,高三米有余的钟乳石后,路变的陡了,还有不少乱石,有的地方湿滑,因此前进的路开始变得艰难以来。

向上大约爬十几二十米高的样子,向导在灯光下指着右侧靠近洞壁处一个看上去非常狭小的洞口告诉大家,从这里进去。

这个洞口如同蛤蝶嘴一样扁平且斜躺在洞壁的一旁,高不过五十厘米左右,如果不是有向导在此,外人根本看不出也不会知道这里竟然隐藏着一个洞口!洞口狭小如斯,稍胖一点的人如果穿着棉袄是绝对不可能进入洞内的——洞口已经被人爬的光滑如镜。爬过这个长不足两米的通道,接着走下并不算高的悬崖。

下得洞口,在灯光的照耀下,发现脚下便是一块宽五到十米,长约二十米左右的平地,洞壁和洞顶都是一些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正前方是一块块如同梯田一样的小坑,这些小坑大的有十多平方米,小的横直只有二三十厘米,深度都在二十厘米左右,这些小坑呈阶梯状以不规则的形状分布在洞内,数量有四五十块之多。

大家以为这是人工雕琢而成,向导告诉我们这是自然形成的——我们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如此隐秘的山洞深处,竟然造就了这么一大片“梯田”。感叹之余,向导说,这并不是最多的,下面还有,比这面积更大。

顺着这块“梯田”的“水渠”一侧下到洞底,是一块面积在三十平方米左右的平地,平地的左侧,便是一大片“梯田”,自上而下,层层叠叠。一些岔洞的通道上,一样布满了这种“梯田”,形状各异,面积大小不一。再往下走,是一个深不见底,直径在1.5米上下不规则的小洞口,这里就是山洞地下河的入口,里面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跨过一片“梯田”,翻过一道坎,一根高约十六七米,直径在三十厘米左右的钟乳石柱。这根石柱头顶洞顶,脚踩洞底,将洞顶和洞底连接在一起,用手摸上去,感觉它还“汗津津”的。

这座洞内洞面积不算小,至少能够容纳200人以上。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再走向洞的深处探秘,就是这匆忙一瞥,已经让人感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盛宴: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布满整座山洞,既有高达十余米的擎天柱,也有挂在洞顶如同水母的水母石;既有如同被冻住的瀑布一样的钟乳石瀑布,也有如骏马奔腾般的天马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只有亲身体验了、见证了,才能够感受到这座山洞的曼妙。尤其是那一片片“梯田”,让你感受到如同走进身临其境的现实生活,又仿佛是在一个童话的世界里,让你流连忘返,遐思无限。

  大洪山仙人洞洞口的一副对联,几百年来无人参透其中的禅机

大洪山以山幽、泉冽、洞奇享誉汉淮,是华中生态绿宝石,楚北天空第一峰。大洪山属喀斯特地貌,溶洞众多,洞河相连,明暗相通,蔚为壮观。

我要向大家介绍的一处洞穴,名叫仙人洞,它位于随州市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长岗镇洪山坪村,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此洞并未对外开放,但由于此洞具有幽、险、奇、深的特点,吸引了不少驴友和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来此游玩者无不对洞内景色啧啧啧称奇,叹为观止。该洞的洞口有一副神秘的对联,游人到此后都忍不住驻足吟诵把玩,但许多人在读后百思不得其解,无法参透其中的禅机。

据《大洪山志》卷五形胜志洞载:

仙人洞在山麓之五里坪。石(尉)(壁)峭耸,豁然罅裂。初内,大若数十间屋,高二三丈不等。东西石壁上镌有明人题名及所题洞额,凡数十处。洞顶石隙水液滴沥,终古不断,凝为钟乳,垂如冰柱。其下圆而大者,状若小阜,又或形如马槽、水机,数十相连,土人肖其形,名为“仙人田”与“谷堆”焉。进内一二里许,有风洞,凉风飒飒,砭人肌肤。又有火洞,热气蒸然,如行炎日中。

《水经注》云“中多钟乳,望齐冰雪”,又云“穴内常有风热”者,盖谓此也。中有一溪,循溪深入,形态万状,诘曲蜿蜒,窅然无际。明嘉靖中,尚书顾璘秉火深入,见石壁书云:“西南可行,东北勿往来”,出。《省志》载此事而误云州北。知州王讷言亦尝游此,为数十炬,莫穷其源,日:“可想而知。”遂出。事详州旧《志》。案:(山)(江)阴陈鼎著《滇黔纪游》,所载贵州观音洞,深七百余里,鼎尝于洞中行九日半,达都匀境以出。又指挥方绍宗先亦游尽洞境。此洞深邃谅不至如所云云,惜无勇于探奇如方陈二君者。明州人(程)(陈)敏肃公有《仙人洞》诗。上述记述表明,仙人洞至少至明以前就已经是旅游达人的网红打卡地。

该志还记载,该洞内有至少不下二十处的历代时刻,记录了前人游历此处的感受。

该书卷四古迹题名载:

仙人洞题名及洞额左右两壁上所镌,凡数十处。其可辨,右壁“神仙”二大字、“万历(缺)年仲春缺随州知州李大谦”十二字;又诗一首,惟“万古山中一洞天”句可识,余俱模糊,后题“随寓粤西马缺,知州戴九偕书,万历三十七年季春”共二十余字。左壁“仙人洞”三大字、“兴都洞天”四大字,皆大径尺许,旁小字惟“过游至此”四字可识,上下皆模糊;又题名记约二百余字,字大径寸许,石勒参差,文与人名皆不可辨。

明清时期文人雅士游览大洪山仙人洞后留下不少诗文。

明朝人陈寿,三里岗人,洪武二十九年举人,官至工部侍郎。在其《大洪山仙人洞》这样写道:

今古名山在,高低绝径悬。

我来成独语,仙去几多年。

幻相非缘石,灵根纵自天。

暗窥飞阁上,或有玉函篇。

清随州里人李文楷, 在其《游仙人洞》里这样描述:为访仙人此地游,仙源杳渺水声幽。

山中云气层层起,洞口桃花片片浮。

棋局尚存柯已烂,笙歌欲唱绸谁酬。

临岩选胜空回首,试问樵夫得见不?

另一位清朝随州士人描写仙人洞更加详细,他的诗《仙人洞》这样写道:

石壁峨峨数十丈,裂为巨洞气森爽。何年垒石为洞城,其外肃穆内宏厂。此洞遗落《山海图》,我入见之为嗟吁。东壁镌作“神仙”字,字大如斗笔墨殊。依次题名数十辈,文字苔藓相模糊。西壁胜朝存旧额,“兴都洞天”神所都。道人题日“仙人洞”,缥缈何异方蓬壶。平生好幽奇,对此神愈快。奇巧错天工,森擎疑鬼怪。有如至人心,玲珑无一碍。溜滴璆然响天乐,冯夷鼓瑟潇湘隘。山精木客拱手立,灵旗髣髴神明噫。左历坑坎若陌阡,石乳突起成峰峦。右闻流水自内出,平沙涌激声潺湲。土人由右更深入,竟日不能究其全。予心慎泄造化秘,知况乃临渊泉。独立长啸呼仙子,琪花琪草风翩翩。稽首手携灵药出,元猿老鹤鸣苍烟。此外,明清时期土人记述《仙人洞》的诗文亦有不少。但撰写在仙人洞口的一副对联:忙游我已干年后,我后千年又孰忙?不知为何人所作,有人说是里人陈寿所作,又有人说是明朝进士何宗彦所作,也有人说是乡野之人所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该副对联作于明朝,至今已有好几百年了。这副对联从表面看,表达的意思大概是一千多年前我在这里游玩,一千多年以后也有和我一样的人也会在此游玩。我现在游玩时的感受可能和千年后的游人的感受是一样吧。但也许是作者想表达另外一个意思: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总之,这副对联充满禅意,读者无论从何种角度解读,都能得到不同的感受,这也许正是这副对联的魅力所在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刘泽富带队赴大洪山开展《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
下一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到大洪山督导林业重点工作

    程力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销售:张经理
  2. 24小时服务热线
  3. 135-7777-8888
  4. 地址:湖北随州南郊平原岗程力汽车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