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洪山网讯 长岗镇的洪山坪村,是一个面积很大,山很高的村子。在百度地图上,这里非常接近钟祥市。那天,我和朋友沿着洪山坪村的通村公路寻找“仙人洞”新开的一个联通4G基站,一不小心,竟然跑到了钟祥市。
洪山坪村,其实就是一个夹山沟村,一条洪沙河,一条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河两岸,大山神奇秀美、巍峨耸立,不乏险峻陡峭,村民临山而居。
这里,有森林的壮阔,也有森林的细微,更有森林的饱满和丰沛。可以说,这里的森林是翡翠;也可以说,这里的森林是绿肺。如果航拍,洪山坪村就是林海,除了庄稼的绿,便是树木的深绿,翠绿,墨绿。
这里,有庄稼的生机盎然,夹山沟之间的田地几乎没有荒芜,是我见过的村庄中,田地种得最勤的地方。
村户前的公路上,一群一群的鸡仔完全不遵守交通规则,它们在公路上互相追逐,一边“跑圈”,一边“咕噜噜”地叫,无论我们的车距离怎么近,它们都旁如无人,不惊不躁。鸣一下喇叭,它们觑一眼我们,抖抖翅膀,双双飞进路边的草丛中。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会伤及人类自身。这话语包含着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是一种大情怀,大境界。
突然觉得,我们的洪山坪村,正在大步向着绿色发展的目标前进;洪山坪村,正在向着生态文明的目标迈进。
洪山坪村双门洞附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唯一的一条洪沙河流成了地下暗河,只有方便村民的饮用水和日常生活其他用水。
置身于村庄,望着一块又一块的玉米地,闻着沁人心脾的泥土芳香,听着亲切的乡音家话,想象着烤玉米的美味,想象着爆米花的香甜,几分静谧,几分满足,几分浪漫,几分幸福。
前面说过,洪山坪村是我见过的田地种得最勤的村庄,几乎没有荒芜的季节,冬季种油菜,夏季种玉米。每次经过,都有村民在地里锄草,草锄完一拨又一拨,一直到玉米棒子开花。这里的土质,适合种玉米。
种玉米,是个辛苦活。
他们的双手,粗糙而布满老茧。他们的双腿,因长久过度的劳动而筋暴突,沉重的体力劳动让他们过早地衰老。从来没有做农活的我们,即便苦累,但是,谁又能苦得过农村人?坚守在农村的这一辈人,他们也有他们的生存哲学,知苦,就苦;不知苦,就不苦。
村庄的一个张姓老人,联通的老客户,每次来营业厅交话费时,都不忘带给我自家种的蔬菜、瓜果,吃得最多的是他家的红薯和玉米棒子。
他种了四五亩旱地,全部是玉米。以前是夫妻两个在玉米地里忙碌,去年老伴去世后,玉米地便成了他唯一寄托情感的地方。
张叔叔像很多老人一样,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在洪山坪村种了一辈子玉米。夏天,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太阳不再毒辣,他便扛着锄头去地里除草,锄头旧了,却依然锃亮。锄头是张叔叔手的延伸,它替张叔叔抵达了土地的深处。他信赖锄头,胜过信赖自己。锄头上,储藏有他的体温和汗水,欢笑和忧愁。锄头每挖一寸土地,他的手就粗糙一次,额际上就多一道皱纹。那一块块锄头挖过的玉米地,是他一生的疆土。岁月轮回,秋收冬藏。村子里的村民在这些土地上收获玉米、小麦,也收获炎热、霜冻、欢喜、苦痛……
秋收的季节,整个村子弥漫着玉米的气息。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的便利,玉米成为村庄扶贫产业的引子,玉米串起了产业链。玉米煮酒,成就了洪山坪村乡土明星苏孔海的“苏六爷地窖酒”;玉米面养猪、养鸡,成就了多家生态养殖基地。
洪山坪村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的存在,而是一种生活气息和良好风气,是在外闯世界的家乡人的一种情结,更是一种不朽的绿色传奇。
山厚地厚人忠厚;生态涵养文明。
置身在景美人美的绿色村庄,倾听着松涛的声音,深深呼吸一口弥漫着蜂蜜花香的甜甜的空气,瞬间有一种洗心润肺的感觉。洪山坪村就是金山银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绿色的梦。那个梦,真实存在,就在眼前。(詹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