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山模式”
------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新农村侧记
钟克波
粉黛、绿瓦、马头墙……驱车走进大洪山风景区长岗镇,沿途随处可见徽派特色民居,与蓝天、白云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
去岁年末,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大洪山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彭明方将大洪山新农村建设归纳为“大洪山模式”。
今天的新农村,就是明天的景区景点
元月1日,在珍珠泉村生态文明家园示范点,记者见到村民杨进正与家人、邻居从卡车上卸下办酒席用的大圆桌、板凳等物品。“过段时间,我要开家‘农家乐’”。杨进边忙边乐呵呵地说。
杨进家新房子的周围,还有近20栋白色、典型“明清徽派”建筑风格的新房子。这些新房子都挂着火红的灯笼,整齐排列在一个小山坡的半坡上,坡后是40多亩的小果园。
这个生态文明家园示范点,是大洪山随南新农村示范区创建活动中的大手笔之一。
如今,在大洪山风景区,像杨进一样,有近300户近2000名居民住进新居。每天,他们享受着“三步两桥接肆前,市头沽酒待尝鲜。渔舟唱晚归来近,水阁人家尽卷帘”这样优美的居住环境。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大洪山,是随南新农村试验区。如何建设新农村,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态度十分明确:必须把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建成明天的景区景点。
为科学规划,布局合理,景区不惜花大价钱,先后请来清华大学专家进行规划设计确立了“徽面青瓦马头墙”的主格调,并融入地道大洪山文化元素,对有代表性的大洪山豆腐、大洪山根雕、大洪山山珍等特色品牌进行了产业规划布局,做到一村一品、特色突出。
做让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
不仅要让农民改善住房条件,还要让农民买得起房,这是大洪山为农民建新房的初衷。
在大洪山,远在深山里的农民,只需要花上每平方米600元左右的价格,花上十多万元,就能买上200平方米的房子。这个价格,比他们自己建房还要便宜。
为了降低房屋价格,大洪山实施“四统一”,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住上放心房,廉价房。
统一规划设计。管委会集中组织,严格按规划方案一村一案,凡不符合规划方案的建设项目,城建部门不批建,国土部门不批地,规划部门不放线。
统一建设施工。在大洪山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所有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一律按照“成本+合法利润”公开招标,中标单位与村委会签订合同,村委会负责工程监管,景区管理局技术人员负责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单位按规划实施。
统一成本价格。本着“集体增收入、农民得实惠”的原则,分别设定部门各种规费收取下线和村委会售房价格上限,兼顾了单位、村、农民三方利益。
统一配套设施。由农民工作局统一协调,确保新农村的居民点路通、电通、水通和活动场所的硬化、绿化、亮化,完善体现旅游文化元素和宜居的生活环境,把新农村建成新景点,让新农村建设与景区景观建设交辉相融。
产业支撑让大洪山新农村活力四射
新农村不仅是建几幢漂亮的房子,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在新居里实现新发展。大洪山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做到村有主导产业、组有居民示范点、联村有合作社、户有致富项目。
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洪山坪村的根雕艺术合作社规模渐壮,以前当作柴禾烧的树枝、树兜,成为工艺品的原料,带动周围二十多家农户共同致富。
走进大洪山,产业发展之风扑面而来。绿水村“农家乐”接待明清一条街、珍珠泉村的涢水豆腐坊、长寿谷有机大米,熊氏祠村的特色商品一条街、“大洪山人家”、喻虎养羊合作社,庹家村香菇经销一条街、祥云养猪合作社、黄木淌村的特色水果、花卉种植和红牛养殖合作社,都成为本村的产业支柱。
近几年来,通过抓项目、促产业,大洪山9个村全部变成了富裕村,村年收入最低20万元,过百万元的超过20%,新修通村公路150公里。培植发展“农家乐”旅游接待示范户50家,户平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景区农民户平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达60%。
大洪山新农村建设,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元素。如今,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首由唐代诗人韦庄描写江南水乡的词句所展现的景象,不仅成为家住大洪山大多数居民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而且成为众多游客的切身感悟。来自山东的游客小磨说,“大洪山,是可以让人停留的地方。”